博仕书屋 > 其他小说 > 家臣 > 正文 第60章 第 60 章(小修)
    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《家臣》第60章第60章(小修)

    睡在耳房守夜&30340;白蝉被惊醒了,惊疑不定地掀帘子望过来。

    阮朝汐只当做没看见,点起火烛。

    才坐下,荀莺初便一把抓住了她柔白&30340;手,依偎坐在她身侧,声音哽咽了。

    “阿般,我睡不着。今日见了三兄,我才得知,原来我&30340;夫婿只能是钟家人。去了个钟十二,下一个是钟十!”

    “三兄和我说,钟家儿郎也是有气性&30340;,总不能任我挑选。十二郎作罢,已经是看在两家多年交好&30340;面子上了。下面要相看&30340;这个钟家十郎,不管我如何想,应该就是他了!”

    荀莺初哽咽出声,“钟十郎只有十九岁,这个年纪&30340;儿郎都是毛毛躁躁一个样儿。十二娘,我要嫁&30340;郎君……我想寻一个像三兄那样性情沉稳、气度高华、温文知礼&30340;郎君!他最好比我大七八岁,可以包容体贴我&30340;任性,大五六岁也可。总之……总之绝不是和我差不多年纪,整天吵嘴斗狠&30340;!”

    阮朝汐今夜熬得太晚,疲倦地靠在书案侧边,身后倚着隐囊,洁白额头搭着指尖。

    她此刻心事繁杂,虽然勉强维持着外表平静,但情绪低落,就连心粗&30340;莺初也渐渐看出了不对。

    “阿般,你怎么了?可是被我打扰了?”她立刻就要起身,“明早我再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你&30340;缘故。”阮朝汐摇摇头,心里&30340;负担太重,终于压抑不住,向好友吐露了心声。

    “阿媗,你可有听说过……你家中替荀三兄相看&30340;事?传闻可真?”

    这事在荀氏壁并不是秘密。

    “你说&30340;是哪场相看?家里替三兄准备了至少四五场相看宴。相看了临近&30340;四五个大姓家&30340;女郎不够,听说还要往远处寻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惊愕地转头过来。“……这么多场?”

    短期内连续相看不同家族&30340;不同女郎确实不寻常,高门大姓极为在意家族脸面,通常一场相看宴不成,两边静悄悄偃旗息鼓,隔三五个月再另寻门第。

    荀莺初悄悄地说与她,“家里传遍了。都说三兄眼高于顶,就连陈家那个自小被称为‘玉人’&30340;陈六娘都没相中,陈六娘羞得没脸见人,大张旗鼓地过来,静悄悄地回去。我听阿娘私下里说,如果豫州这几家都相不中,只怕要去临近&30340;衮州大族里去寻。那就远了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凝视着深夜高处&30340;梧桐树影。“豫州&30340;这几家……为何都相看不中。荀三兄中意&30340;,到底是什么样&30340;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和你说过了,三兄眼高于,门第够了&30340;,比如你们阮家&30340;十娘,长得不够好。相貌最好&30340;陈家六娘,豫州远近出名&30340;美人,虽说也是大宗嫡女,可惜颍川陈氏&30340;门第差了一等。钟家四娘倒是相貌和门第都好了,但相貌既比不上陈六娘,她那房&30340;阿父和几个兄弟又庸碌。总之,怎么都差一点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默然听着。

    其他几个女郎她并不熟识,但阮家十娘,她在阮氏壁见过多次&30340;。端庄柔婉,笑不露齿,是她见过&30340;最为温婉知礼&30340;大家闺秀。

    她无言地抱膝坐了一阵。

    “假如说……”她思索地问起荀莺初,“有个郎君,家里一边在相看,准备找寻合意&30340;新妇,一边……挑逗另一个未出阁&30340;小娘子。阿媗,他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荀莺初呸了声,“浪荡纨绔子!”

    她愤然道,“这种人多&30340;是,各家各户都有。仗着门第,自诩风流,一边催促家里找寻门当户对&30340;新妇,一边家里蓄养着美婢,外头蓄养着妓子,还不忘挑逗低门小户出身&30340;正经小娘子。你听说&30340;是哪家&30340;?”

    阮朝汐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这位郎君并不像是寻常&30340;浪荡纨绔子。入仕多年,并未传出风流名声,人人赞他朗月清风……”

    荀莺初叹了口气,“这是哪家叔伯&30340;桃花债?被你听了去。”

    她往长案上一趴,悄声透了家族隐私。

    “入仕多年&30340;,三四十岁了罢。哪个外头没有蓄养几房姬妾。我家那大伯父,如今&30340;荀氏家主,看起来岂不是朗月清风&30340;君子模样?多年不入大夫人&30340;院子了。我知道&30340;院落,就有三四处拨给他姬妾&30340;。再说我那二兄,养好了腿疾,据说马上要入仕了。你忘了小院里那两个美人了?外头说起我二兄,哪个不称赞一句‘朗月清风’?”

    阮朝汐默然无语。

    荀莺初看她神色,突然担忧起来。

    “十二娘,你生得这么好,莫非……莫非竟有那大胆狂徒,挑逗到你面前?!好大&30340;胆子!你速速禀了阮家大兄,叫他遣部曲把人抓了来,打个半死,扔去路边!”

    阮朝汐啼笑皆非。那句“打个半死,扔去路边”,她听得都笑了。

    “没有&30340;事。”

    荀玄微是七娘&30340;兄长,她不愿好友徒增忧虑,轻描淡写地带过去。

    “我在云间坞里,哪能碰上这种浪荡子。听人闲聊说&30340;。”

    又轻声问,“被这些高门大户&30340;郎君挑逗了&30340;出身低&30340;小娘子,后来都是什么下场?”

    “呸。这种浪荡事也来问我。真当我是什么都知道?”

    荀莺初拿披风挡了脸,把自己&30340;脸孔拢得严严实实,偏又露出一双亮晶晶&30340;眼,冲阮朝汐&30340;方向得意地一瞥,里头写满了“来问我,来问我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瞧她&30340;眼神,心念一动,凑近过去。

    荀莺初果然附耳过来,“嘘,别叫耳房听见了,我说给你听。是我几个出嫁&30340;阿姊回家时偷偷告诉我&30340;。以后出嫁了,若不幸遇着夫君是个风流浪荡&30340;,这种事多了去了。去别家做客时遇上了,一眼相中,挑逗几句,问清了父族门第,比自家差了几等,过几日聘入家中为良妾&3034

    【请收藏文学网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《家臣》第60章第60章(小修)

    0;,不都是这种……”

    阮朝汐心里一沉。“士族娘子也愿意做妾&30340;么?”

    “士族和士族之间,也有门第高下,贫富末流。士族家里除了你我这样&30340;女郎,还有些上不得台面&30340;婢生女,虽也教养着,她们哪堪配高门郎君为妻?”

    荀莺初不以为然,“你以为我家大伯父&30340;几位妾室,都是什么出身?不是寒门女就是士族婢生女[1]。乡野庶贱也配做妾室?”

    说完又随意说了几句,却不见阮朝汐接话,她诧异地侧头望去,只见眼前玉色&30340;脸颊泛起苍白,极短暂时刻里,娇艳容颜&30340;血色竟一分分褪尽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,哪儿不舒服?”荀莺初惊得去探她额头,“好端端地发了一身&30340;冷汗。”

    “突然有点冷,我无事。”阮朝汐回过神来,苍白着唇色,勉强一笑。

    “阿媗,今夜实在多谢你告知。沈夫人只说过士庶差异,良贱不婚,寒门女嫁入士族为高嫁,士族女绝不会下嫁寒门……原来士族家里&30340;娘子,也分三六九等&30340;。”

    “大族里人多了,原本就要分个三六九等。儿郎们更看重出身,出身低&30340;才叫可怜,女儿家至少能安稳出嫁。哎,我们说这些做什么呢,阿般,你我&30340;母族都是名门望族出身,不必理睬那些可怜人&30340;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思索着。目光越过窗棂,望向月色下静谧安好、仿佛世外桃源&30340;庭院。

    目光缓缓移动,落在角落里名册上。

    她又想起了白日里&30340;那句:“世道艰险不平,女子出嫁,需得寻一个护得住你&30340;良人。——就在这名册里寻。”

    当时她只当是做兄长&30340;好意提醒。

    原来那句听来正确无差&30340;劝诫话语里,早已隐藏私心。

    她原以为两家议亲,她寻得是夫婿,是一生&30340;良人。

    夫婿倒是夫婿,却原来可能不是她一人&30340;夫婿。原来士族娘子也分了三六九等,她嫁出去时,不见得会是妻室&30340;身份。

    原本失了血色&30340;苍白脸颊,渐渐浮起了一层愠怒绯红。

    再开口时,声线又轻又冷。

    “多谢你。我如今明白了。”她轻轻转开了话题。

    “好了,别说我了,说说你。比你大七八岁&30340;,几乎找不出未成婚&30340;了。比你大五六岁&30340;……也就是二十出头,已经加冠&30340;郎君。若想心性沉稳,他最好已经入仕,官场磨砺几年,自然沉稳下来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只能从钟家郎君里挑选夫婿……”阮朝汐抬手挡着光,把书案摆放&30340;厚重书卷挪过来。

    “这本名册记载了豫州各家&30340;郎君生平。我和你家九郎不成,前几日荀三兄把这份名册给了我,说是让我自己挑选……”她笑了笑,不再说下去了。

    书卷在荀莺初面前拉开,展露各人生平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好隐瞒你&30340;,我不知里面撰写&30340;各家生平几分真,几分假,但看看无妨。你把钟十郎&30340;生平抄录回去,四处打探辨明真假。多了解一份总是好&30340;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大感兴趣地凑过去,一页页地拉开细阅。

    “开篇就是我家九兄。呀,颍川陈氏&30340;五郎。听说诗书满腹,才华过人,可惜过于貌陋了。呸,这个就是钟十郎。”她一目十行地拉过卷轴,目光定在露出&30340;正楷小字上,“咦——这页怎么涂黑了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不答,只把涂黑&30340;那页卷进了长卷,重新显露出钟十郎&30340;生平。

    荀莺初仔仔细细阅读起来。

    “钟家据说倒是门风清正。”阮朝汐思索着,一起读起钟十郎&30340;生平。今年十九岁,年头&30340;生辰,荀莺初是年尾&30340;生辰,两人相差两岁半。

    “我未见过钟十郎。生平里说他……天生虎牙,不苟言笑。可是生得相貌丑陋?”

    “谁知他丑陋不丑陋,我又没见过他——等等,虎牙。小时候过年似乎见过一次小虎牙。那个就是钟十郎?”

    荀莺初从幼年&30340;模糊记忆里回想。

    “长得瘦瘦高高&30340;,不愿意露出那对虎牙被人笑话,整天板着个脸,说话不张嘴,怪模怪样&30340;,大家都不爱和他玩儿。其实他偶尔露出那对小虎牙时……嗯……牙还挺白&30340;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琢磨了一会儿,“他不行。看看钟家别&30340;儿郎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&30340;纤长指尖按在钟十郎生平上,转向荀莺初。

    “你厌恶他,可是因为那对虎牙?我小时候见过几个天生虎牙&30340;人,看久了,其实也就习惯了,不觉得丑陋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嫌弃说,“我哪里是看不惯那对虎牙。我是看不惯钟十郎终日闭着嘴巴,话都不肯说两句,死气沉沉&30340;。我要和夫君一生琴瑟和鸣,要&30340;是沉稳&30340;性情,又不是个哑巴!”

    阮朝汐哑然把长卷往回拉,露出了颍川陈氏&30340;五郎。

    荀莺初捂了脸,迭声道,“陈五郎我去年才见过。确实高才,确实貌陋。这页跳过去跳过去!”

    阮朝汐把长卷又往前拉,这回露出了钟十二郎。

    荀莺初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把名册从前到后仔细查看了一遍,钟家儿郎在名册里&30340;,只有钟十郎,十一郎和十二郎三个。

    十一郎今年十八岁,性情开朗好动,喜爱呼朋引伴出游,荀莺初更看不上。

    她起身把名册卷起,收去旁边,趴在桌案上生闷气。

    “三兄偏心!他搅合了你和九郎&30340;议亲事,却不愿搭理我和钟家&30340;议亲事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心想,偏心?他哪里是偏心,分明是藏了私心。

    但好友在她面前红着眼眶。她仔细想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“白日里你进书房,究竟如何说&30340;?你不要和他大喊大闹,他惯常吃软不吃硬,越是吵闹他越是无动于衷。你不声不响地坐在他面前,落几滴泪,等他留意了,再有理有据地好好

    【请收藏文学网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《家臣》第60章第60章(小修)

    说。”

    “你早和我说过好几次了,”荀七娘气苦说,“道理我都知道,但我做不来!”

    阮朝汐极耐心地和她说,“事关你&30340;人生大事,急躁不得。再做不来,也得沉下心思,忍着脾气,哪怕装着做,也得装起来。他见惯了你发脾气,你发脾气对他无用,非得你装出伤心欲绝、不吃不喝,连话也懒得说,人也懒得动&30340;模样,他才会留意多看你,心里多为你思量几遍。”

    她托起荀莺初俏丽&30340;脸,仔细打量她此刻双目红肿,无精打采&30340;模样。

    顾虑地看一眼耳房那边,她附耳过去轻声说,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,熬两三个晚上少睡,熬到两眼无神,眼下黑青,气色不大好了,再坐在庭院里无声无息地哭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原本还抽噎着想哭,听到最后倒撑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“听得像索命&30340;女鬼。三兄见了要绕着我走。”

    她这边破涕为笑,阮朝汐也弯了弯眼睛。

    荀莺初叹气说,“都斥责我挑剔。其实我挑什么呢。比我大三四岁、五六岁,性情温和沉稳,可以包容我发脾气&30340;郎君,豫州里必定不少,但定好了钟家……钟家哪有这样&30340;。”

    抱怨归抱怨,毕竟不像刚才进来时那么气色凄凉了,荀莺初开始摆弄书案上&30340;羊脂玉笔山,把笔山上&30340;几支紫毫翻过来覆过去打量,悄声问,“哪几支是三兄自己制&30340;笔?”

    阮朝汐并不看那些笔,头扭去旁边。荀莺初未察觉她&30340;异样,在灯下仔细地摸索笔杆,寻找钤印。

    原来书案上每支都是。

    荀莺初翻出两张大纸,在纸张上试笔尖柔韧硬度,写得正是个“钟”字。

    看到那个钟字,阮朝汐便想起了钟少白。

    护送她前往豫北,半路混乱中途,意外被重物砸伤骨裂。即使这样,他也未责备抱怨她什么。

    荀莺初和钟少白一个性情急,一个脾气硬,两人脾性不投,当着她&30340;面争吵不休。阮朝汐心里默想,或许是两人自小一起长大,太相熟了,以至于看不到彼此&30340;长处,只看到弱点。

    “钟十二郎虽然性情不够稳重,学识谈不上高才,但他人品极好,是有情有义之人。”阮朝汐&30340;指尖停留在“钟”字上,轻声道,

    “毕竟有从小&30340;情谊在。今日你来了,我听说十二郎以后就要天天关在南苑里,实在可怜。我想和你一起去和荀三兄求情,叫他把十二郎放出来,可以在庭院里走动。你觉得呢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一口应下,“本来也不是我要关他&30340;。明日我和你一起来书房见三兄,把十二郎放出来。”

    阮朝汐微微地笑了笑,心里&30340;牵挂放下几分。

    荀莺初试够了笔,重新把名册拿在手里细阅点评,和身边好友嘀嘀咕咕。

    “不能只我一个跟你说。阿般,你心目里&30340;郎君,可要求高才?”

    阮朝汐瞬间想起了满腹经纶、强拉着她品评诗文集&30340;荀九郎,失笑摇头。“不必高才。我和高才谈不拢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可要求年岁比你大五六岁,四五岁这么多?性情稳重?气度高华?温文有礼?”

    阮朝汐瞬间想起了如父如兄&30340;荀玄微,如鲠在喉,说话都停顿了片刻。

    “不必年岁差太多,不必稳重温文……”她深吸口气道,“性子活泼清浅&30340;,就很好。”

    荀莺初轻咦一声,把手里摊开&30340;名册往前递了递。

    “说起来,他和你年纪相差不多,性子活泼清浅,你又不求高才,倒是桩桩件件都符合。我竟从未想过……”说到一半就懊恼起来,生怕惹了阮朝汐不悦,赶紧告罪就要合拢名册。“你别恼。我随便说说&30340;。”

    但阮朝汐眼利。她一低头,惊鸿掠影&30340;刹那,已经看清了荀莺初手中&30340;那页名册,赫然写&30340;正是:

    “颍川钟氏十二郎,钟少白”。

    阮朝汐:“……”

    阮朝汐在灯下轻轻地偏了下头,视线下意识地避开了面前&30340;名字。

    心弦陡然波动,泛起一阵涟漪。

    【请收藏文学网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