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仕书屋 > 玄幻小说 > 人在民国:降妖除魔! > 正文 第四百九十五章 鄱阳湖
    第四百九十五章鄱阳湖

    张學良定定的看着委员长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委员长也不生气,笑呵呵的喝了一口茶,道:“不知道张司令最近可否听说了帼民政符的一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有所耳闻。”张學良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不知道张司令是怎么想的?”委员长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能够有什么想法?我不过就是一个当兵的,上面有什么吩咐,我就怎么做。”张學良摇头道。

    “但是据我所知,奉军在浙省的战况并不是很好吧!”委员长道。

    奉军联合孙川芳在浙省跟国防军打了一个多月,到现在除了只拿下了部分小城,一座真正的大城都没有拿下了,尤其是浙省的核心城市杭舟,还在国防军的手里。

    半个月前,奉军和苏军联合派出了六万人进攻杭舟,只是效果并不理想。

    拿不下杭舟,那么他们这次的行动就谈不上~成功。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,这样的实力按理说应该一路平推的,就算没有拿下整个浙省,这么长时间,也应该拿下了一半才对。

    事实却是连三分之一都-没有。

    不过,也不是没有收获,虽然没有拿下杭舟,但是杭舟附近的那些城市,已经都被他们拿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部分地区,只剩下杭舟和嘉信城还在国防军的手里,其它地方,已经沦陷了。

    毕竟五十万大军,再怎么样,也会有点作用。

    对此,张一鸣也不怎么担心。

    能够坚持到这个地步,其实已经十分好了。

    奉军和苏军虽然大占优势,但事实上,损失也不小。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,最起码折损了八万人。

    光是俘虏,就抓了三万多。

    相比起来,国防军才不过损失了万余人左右。

    实际死亡人数更是只有数千。

    所以,表面上看是奉军和苏军赢了,可真正的算下来,赢得还是张一鸣。

    张學良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:“委员长这次来,不会是特意来看我笑话的吧!”

    “张司令误会了,说到底,我们也是一路人,我怎么可能会笑话你,我只是想跟你探讨一下现在的局势而已。”委员长道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没有什么好探讨的,张一鸣现在虽然抵抗的十分厉害,但是赢不了,别忘了,东瀛那边可还没有发力。”张學良说到东瀛,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毕竟东瀛不但杀害了他的父亲,更是抢占了他的地盘。

    双方之间,可以说有血海深仇。

    然而可笑的是,现在的他,却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愤怒跟东瀛合作联手对付张一鸣。

    “张一鸣确实迟早会败,可在败之前,会消耗多少华夏的军事力量?”委员长神色严肃起来:“东瀛人一直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,更有鹰珐米等国在华夏掠夺大量的钱财,外忧内患之下,华夏何时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?我们的敌人,不是自己人,而是那些列强才对。”

    张學良沉默下来,他承认委员长说的没错,可是光靠说可不行。

    “你想怎么做?”张學良语气缓下来。

    “攘外必先安内,应该以雷霆手段结束这场战争,而后发展国内的技术,以应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的外国力量。”委员长沉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话你我可说了不算。”张學良摇头。

    “所以,我打算联系张一鸣好好的谈谈,战争,不应该只有打打杀杀,继续打下去,对谁都没有好处。”委员长道。

    “你觉得张一鸣会答应吗?”张學良问道。

    “如果他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,我想,应该不会拒绝。”委员长自信道。

    “那我就拭目以待了,也希望委员长能够旗开得胜。”张學良道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洪都。

    新年刚过,新一轮的战斗就在华夏的大地上再次打响了。

    张一鸣并没有随着部队一起上前线,而是带着王忠等警卫来到了鄱阳湖。

    0 ····求鲜花· ·······

    鄱阳湖也不愧是华夏如今的第一大淡水湖,面积确实非常大。

    也是张一鸣见过的湖里面最大的一个。

    万绿湖在鄱阳湖面前,根本就上不了台面,双方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,没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鄱阳湖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,无法大规模的开垦良田,像洞庭湖一样成为华夏粮仓。

    虽然无法大规模的种植粮食,可却是养殖鱼虾之类的上好地方。

    张一鸣这次过来,就是想看看这里又没有龙脉,不管是土龙脉还是水龙脉,都行。

    鄱阳湖真的太大了,要是普通人想要转一圈,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行,好在张一鸣会飞,能够节省极大的时间。

    ... 0 ...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鄱阳湖跟庐山紧挨着。

    庐山,可是华夏十大名山之一,以雄、奇、险、秀闻名于世,自古以来,便是许多华夏人心中的圣地。

    庐山里面的白鹿洞书院,更是华夏首批最高等学府。

    另外,清光绪年间,便有二十多个国家在庐山修建了度假别墅,使得庐山一度成为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。

    反正关于庐山的事迹,就算是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。

    就这么说吧,从司马迁开始到现在,华夏有名有姓的文坛巨匠足有一千五百多人来过庐山,在这里留下了四千剁手诗词歌赋,一度让庐山成为了文化名山。

    就连蒋委员长在拿下了赣省后,就第一时间来过这里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庐山是多么的不凡了。

    另外,庐山也是三十六小洞天里面的第八洞天,名曰洞灵真天

    赣省也确实是一块宝地,共有五个洞天和十多个福地。

    三山符箓里面,除了茅山,龙虎山和阁皂山都在赣省。

    也因此,赣省里面有不少道士和尚,妖魔鬼怪的危害比起其它地方,无疑要小了很多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