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仕书屋 > 都市小说 > 枭雄崛起从港片开始 > 正文 第690章:绝代商骄,麦提爽!(3更)
    第690章:绝代商骄,麦提爽!(3更)

    问完何敏,霍文耀又看向占米,询问了下果壳科技的事。

    占米迅速回答。

    眼下,果壳科技正按照霍文耀的要求,陆陆续续收购一大批电子产业制造厂,挑选各种研发人才,并将之留下,更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待收购完成,就该整合资源,全都融入到果壳集团。

    到那时,资源调配更简单,效率也更高。

    占米不太懂高科技,没关系,霍文耀懂,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子厂值得收购,哪些研发人才又值得留下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体系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霍文耀懂科技,但他怎么知道这些?

    靠的自然是情报机构。

    汇瑞商务有限公司!

    汇瑞最初发家,重点是四大情报小组,由孟波领导,但随着霍文耀成为港奥教父,对手越来越少,到现在已经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。

    无需争斗,情报小组的作用便大大降低,汇瑞在商业方面开始突飞猛进。

    在不少人才加入汇瑞以后,更令汇瑞如虎添翼。

    现在。

    汇瑞的领导人,名叫麦提爽!

    此人来自港剧《绝代商骄》,极有商业头脑,毕业于斯坦福大学,修的是MBA课程。

    返港以后寻找工作,毛遂自荐,来到霍氏集团,开口就要找霍文耀。

    霍氏的人,当然拿他当疯子。

    不过在何敏通报过后,霍文耀亲自接见了他,随后麦提爽便取代孟波,成为汇瑞总经理,商业上所有事情由他全权负责。

    这家伙绝对是人才,也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他找霍文耀,自然是看重霍氏集团的发展前景,同时也非常欣赏霍文耀这个人,对霍文耀也蛮好奇,想要见见这个传奇。

    见到霍文耀后,他开门见山的表示自己不做打工人,只想做合伙伙伴,就算给0.01%的股份都行。

    霍文耀当场拒绝。

    麦提爽心下不屑,这还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呀,传说中眼光毒辣、慧眼如炬的霍先生,也没什么了不起,同其他人冇区别的嘛。

    自己未打响名头,还不是瞧自己不起?

    但就在下一刻,麦提爽便知自己想错了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技术入股,但是霍文耀表示,就凭你刚才已经展示过的技能,只给0.01%哪里行,至少也要给10%。

    麦提爽整个人都被惊住!

    好大的手笔!

    就这一次见面,他便知霍文耀年纪轻轻,为何能有现在这种成就了。

    霍文耀提出的条件是,能获得多少股份,要看麦提爽的能力!

    这次见面,最终结果就是两人定下赌约。

    以两年为期。

    汇瑞发展规模越大,麦提爽就将获得更多的汇瑞股份,分为六个级别,分别是:%!

    每个级别,对应不同的业绩。

    麦提爽欣喜若狂,雄心万丈!

    然后,汇瑞业绩就开始突飞猛进,一骑绝尘似的飙升,麦提爽已经成为这个行业著名的企业医生。

    成名以后,也有不少公司想挖麦提爽,但麦提爽却是想也未想便果断拒绝,即便那些想要挖他的公司给出的年薪更高,也肯给股权。

    他,麦提爽,就是不肯!

    按照麦提爽的说法,他们给不了的,是他还未发迹时,霍先生给他的尊重和信任。

    只要霍先生不赶他走,那他一辈子都是霍先生的人!

    当然,霍文耀的赏识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汇瑞这家公司,已经不单单只是霍氏集团的子公司,更变成了他的心血。

    孟波在侦探这行人脉不少,本身有些能力,但也仅此而已,这家伙格局不够大,眼界不够远,真正的商业技能略等于无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麦提爽加入汇瑞,全权领导以后,汇瑞才算真正进入正轨。

    那些电子厂的资料,全都来自汇瑞!

    那些高科技科研人才,亦来自汇瑞的调查。

    得知霍文耀极其重视这件事,麦提爽便果断放下其他业务,亲自操刀,只用短短两个月,便将所有事情调查的清清楚楚0

    听占米汇报完,霍文耀满意的点了点头,道:“做的不错,下一步就是整合资源,这种事你不是很擅长。”

    “你通知阿爽,让他来做,你跟在他身边学习。”

    占米点头,由衷的说道:“耀哥,阿爽商业能力极强,只留他在汇瑞商务,是不是有些太大材小用?”

    “不如找个机会,调他到总部来。”

    霍文耀笑道:“你以为每个人都同你我一样是工作狂吗?他那个人对金钱没有太大**,够用就行,名声也不是很看重。”

    “还记得他的处事名言吗?”

    占米笑道:“当然记得,做人嘛,开心是一天,不开心也是一天,为何不开开心心过每一天?”

    “生活,开心就最重要。”

    霍文耀道:“这就是啦,现在时机还不成熟,先让他晃晃悠悠的过,就当是给他放假,以后人手不够,再招他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占米点头,眉头一皱,又道:“耀哥,你现在要做这些,实体生产什么的,其实都还好,但就是搞科研,虽然我不懂,但投资多少看得出。”

    “科研计划,每年都会投进去大几亿,有必要这么做吗?”

    “投资回报率,好像不是很高。”

    姚可可也跟着点头,道:“这些3.5钱若是放在房产、股市,就凭boss的能力,每年不知能翻多少倍,这样对比,好像很不划算。”

    丁瑶、何敏没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不论霍文耀做什么,她们都绝对支持,揾多揾少都无所谓。

    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,占米、姚可可的商业能力不知比普通人优秀多少,可他们仍然看不清未来。

    事实上,许多真正的大牛人同样看不清。

    最典型的例子,便是联想的技工贸、贸工技之争!

    最终结果是什么?

    结果是,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联想痛失互联网壮大之机。

    90年代联想的估值还是华为的5倍,但三十年过去,身份互换,局势巨变,华为的估值变成联想的50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