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东和沈博闻言都怔了下。

    习武?

    沈东听沈博说过温夫人会武之事,但也是听说而已,并未见过。这才没多久的功夫,温夫人怎么就心血来潮的教上两个小孩了呢?

    温绍青岂会不知自家夫人的性子,大致是那两个孩子夸了她,所以才会来这么一出,于是就对沈东二人笑道:“既如此,那我们就先吃吧,不管他们了,沈老弟无需担心,我夫人不会让孩子受伤的,饭后咱们可以去后院瞧瞧。”

    沈东应下。

    饭后,沈东父子二人跟随温绍青父子二人去了后院。

    没有主人家允许,外人是不可入后院的,无论男女。

    “对对对,暖暖,就是这么玩的,用点力,哎呦!对了!暖暖,你可真是太聪明了!”

    “阿风,你的剑耍得很不错,我才耍了一遍,你就记住了,你和暖暖的记性真是太好了!”

    “我越发喜欢你们两个小孩了!”

    “比我的那两个儿子聪明多了!”

    才刚到后院,沈东几人就听到了温夫人兴奋的声音。

    沈东也才惊讶的发现,这后院之中竟有一个很大的武场,四周摆放了五花八门的武器。

    下人们站在四个角落,他的儿女正和那长得娇弱温柔的温夫人比武场之中挥刀耍剑。

    温夫人手上的刀剑是真的,他儿女手中的刀剑是木头做的。

    不是真家伙就好,沈东暗自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爹,大哥,温伯伯,锦州哥哥,你们来了!”

    看到沈东几人,沈暖停下动作喊人,开开心心的朝他们跑过去,炫耀自己手中的木刀。

    温锦州笑着道:“暖暖,你手中的木刀是我小时候玩的。”

    沈暖嗯嗯的点头:“是的,温伯母说你小时候不喜欢,不怎么玩,这刀还很新,见我喜欢,就送给我了!温伯母还夸我很有武学天赋。”

    沈风也跑过来炫耀自己手中的木剑,那是温锦州的大哥玩剩下的小玩意儿。

    温夫人走过来很激动的对温绍青道:“相公,你没看见,这两个孩子太厉害了,别看他们年纪小,学东西特别快,记性也很好,任何招式,只要我耍一遍,他们就能记住,只是学的时候需要多练几次才能熟悉招数。”

    沈博笑着道:“我的这两个弟妹打小就聪明勤奋,很喜欢学武,每天都会和爷爷晨练,根子骨比一般的小孩要利索许多,学什么都快。”

    温夫人问:“你们的爷爷会武功?”

    沈博解释道:“爷爷年轻时当过镖师,武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招式,并未拜过师,所以只能对付一些地痞流氓,无法与师娘相提并论。”

    温夫人出生武将世家,打小练武,和他们的爷爷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温夫人闻言并未看低沈老头,甚至觉得沈老头很了不起,没有一点根基和指导就自个琢磨出了属于自己的招数,并传授给家中的子孙后辈,将后辈教的这么好,他是一位很值得尊敬很有远见的老人。

    温夫人赞了沈老头几句。

    沈博和沈东闻言笑了。

    温夫人对沈东道:“我很喜欢阿风和暖暖,他们俩人也很喜欢我,愿意跟我学武,若你同意,有空的时候可以带他们过来,我定会指点一二。”

    沈东惊讶:“这如何好意思?”

    温夫人摆手道:“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,阿博是我相公的学生,他们是阿博的弟弟妹妹,这是我们两家的缘分。再者他们二人若是不讨我喜欢,没有这么好的天赋和勤奋,我也不会多管闲事。另外,我也不是免费指点的,他们俩个每次过来的时候,都得给我带好吃的。你们家是开作坊的,最擅长做吃的,这点难不了你们 。”

    温绍青也道:“沈老弟,缘分不可推,你就应下吧!”

    见温绍青二人如此热情执着,沈暖和沈风亦是眼神带光,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,沈东一笑应下了,对温绍青二人拱手道谢。

    回到家,沈东给家里人说了温夫人之事,沈老头闻言道:“虽说温夫人不收徒,可咱们家的孩子得了她的指点,因铭记于心。你们下次过去的时候,记得带上薄礼。”

    沈东点头:“孩儿知晓了。”

    虽说今日他们过去的时候,也是带了礼物的,但与温夫人的指点相比,那点礼物太过寒酸了,得重新准备一些才行。

    沈博高中秀才之事并未大办宴席,只是简单的在家里摆了三桌饭菜,请了周村长、温绍青一家和同窗、刘氏的娘家,孙氏的娘家、万家等等一行人。

    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,这喜庆就这么过去了,沈家再次陷入忙碌。

    沈暖继续研究青椒酱等东西,将这些吃食的味道做一个提升,做出的新品在尝试过后,直接往万家酒楼送去。

    万家酒楼的生意陷入前所未有的火爆,很多客人因辣椒之名慕名而来,可见福州府众人有多喜爱吃辣。

    不仅是福州府,外地人在万家酒楼品尝到辣椒的味道后,会老家宣传一番,直接带了亲朋好友来福州府品尝。

    这一传一十传百的,辣椒的美名很快在各地传开了。

    看到日渐火爆的酒楼,万老爷兴奋得找不着北,老了之后还能看到酒楼有如此盛世,他就是死了也足以了。

    加上自家小儿在兰花村学到了不少东西,夫人最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,不常去和各个小姐妹聚会,不给他惹麻烦了,万老爷的心情更为舒畅。

    想到辣椒之后定会更加受欢迎,万老爷又出了一笔银子,找了更多的人去给兰花村修路,想早点将那条烂路修好。

    于是乎,修路的队伍瞬间壮大,从百人到两百人,千人,然后是三千多人。

    把周围的人都给惊到了。

    一条山村路惊动了千人队伍来修,十里八村也就兰花村这般了。

    而且兰花村还不是什么大村子,只是一个两百多人的小村子。

    兰花村众乡亲们对万家更为感激了,对沈家亦是如此,他们都是明白人,很清楚万老爷是因为沈家才会修路的。

    人手的壮大,让修路进度快速提升。

    转眼到了七月底最后一天 ,兰花村的路修好了,将近八里路(四公里),站在村口望去,又宽又长又干净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为了方便两村,修路队伍顺便在流水河连接刘家村的那处地方搭了桥,日后兰花村的人想去刘家村就无需绕河绕山而行,直接从跨过此桥就能过去,省时省力,从村口不到一刻钟就能到刘家村。

    看到这清清爽爽的大路,沈暖和沈风感到很震惊。

    古人可真是基建狂魔呀!

    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情况下,单靠人力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,就在这群山环绕之地修出一条这么长的路,太让人佩服了!